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已连续两年超过3万亿元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3%,资产质量整体向好。在2020年和2021年,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已连续两年超过3万亿元。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35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3%,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62.0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58.2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8万亿元。

分银行类型看,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国有大行、股份行不良贷款率均为1.37%,环比2021年三季度末分别下降6基点、3基点;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9%和3.63%,均较2021年三季度末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上市中小银行发布的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资产质量总体向好,不良贷款率维持在低位或环比上季度末有所下降。

展望2022年,专家认为,不良资产仍有反弹压力。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此前监管部门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至2021年年底,考虑到时滞性影响,预计信用风险管理压力会在2022年释放,小微企业层面不排除出现风险因素的可能。另外,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理财回表,部分非标产品存在风险点,或会对银行业整体不良率造成影响。

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向好,也得益于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持续加大。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已是连续两年突破3万亿元。2017年至2021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超过此前12年处置总量,为守住行业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提供了重要保障。

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对此专家认为,当前银行核销不良资产的方式呈现“多点开花”态势,除了传统的核销、清收等,批量转让、定增“搭售”不良等新渠道也获得广泛使用。

此外,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试点已满一年。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未来试点范围有较大可能扩大。从当前银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在市场地位、业务规模、内控管理等方面均处于市场前列,甚至优于少数股份制银行,纳入试点有利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化解银行业不良。同时,由于城农商行的业务地域集中度更高,纳入试点更有利于降低其系统内的风险水平。

相关文章

  • 慈善资金增值保值率怎么算?
  • 股票指标怎么用?
  • 公司理财如何选择?
  • 瑞信基金最高收益?
  • 投资收益率内含价值吗?
  • 什么是投资管理公司?
  • 企业主适合做投保人吗为什么?
  • 专硕考会计专业博士好考吗?
  • 保险投资好吗?
  • 年交保费20万元怎么算?
  • 招商YOUNG卡取现手续费和利息怎么算,招行young卡取现利息
  • 招商银行个人信用贷款,招商银行个人信用贷款条件
  • 年审贷款卡,银行贷款年审是什么意思
  • 广西地税网如何申报个税,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操作流程
  • 多家银行下调个人网上交易限额?别担心,受影响的只是异常账户
  • 招行汽车贷款利率项目年利率利率利率利率
  • 福利最新个人所得税查询指南:所得税明细查询(个税APP+WEB端)操作指南
  • 股票手机如何炒股_智能手机股票投资技巧
  • 网上如何申请信用卡 网上申请信用卡方法
  • 张振新死亡证明属实疑团仍在 其豪宅距病逝医院1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