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大会需要出席吗?
股东大会是什么?
股东大会是上市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之一,也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公司股东代表参加,审议和决定公司的关键事项,例如选举董事长、董事、监事,以及审议财务报表,分配利润等。股东大会还可以提出公司的立法议案,向公司管理层提出问题和要求,保护股东权益。股东大会的决议具有法律效力。
什么情况下需要召开股东大会?
根据《公司法》,凡是股东大会决定的事项,都需要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大会需要决定的一般包括:选举公司的管理层人员,审议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利润分配及股息派发方案,修改公司章程,重大投资、资产购置和出售等。除此之外,管理层和股东代表也可以根据法定程序,向公司董事会提出召开股东大会的议案。
股东大会有哪些形式?
根据股东大会是否在线上进行,可以将股东大会分为实体股东大会和虚拟股东大会两种。实体股东大会是指公司管理层和股东以实体形式参加的股东大会,由于时间、地点和人员特定性较强,可能存在信息不全或不便于参与的缺陷。虚拟股东大会是通过网络或新技术等方式实现远程参会,股东无需到场即可参会。虚拟股东大会在信息公开、程序公正和参与便捷性方面较为优越。
股东大会的决议如何生效?
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的决议需经过过半数或者特定比例以上股东的同意才能生效,决议生效的起始时间通常是在股东大会结束后3日内。如果一些股东对股东大会的决议持反对意见,可以在决议生效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讼,要求撤销决议。
股东大会决议可以被改变吗?
股东大会的决议是依法作出的,在法律范围内具有强制力。如果因出现明显错误、违法行为等原因,需要改变股东大会的决议,必须要经过审判机关的判决。此外,对于涉及股东大会决议的复杂***,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和仲裁等方法解决,否则需要通过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