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行政行为的效力有哪些?行政行为的特征是怎样的?

一、行政行为的效力有哪些

通常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行政主体所有行为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行政行为的效力主要表现为:

(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

(2)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

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主要表现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

(3)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

所谓“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的当事人都应当先加以遵守或服从。这是行政效率原则的要求。

(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

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法》

  第十六条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第十七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5、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行政主体所追求的是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应当是无偿的。当特定行政相对人承担了特别公共负担,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时,则应该有偿的,这就是公平负担和利益负担的问题。

相关文章

  • 招商证券好用吗?
  • 会计中级到哪打准考证啊知乎?
  • 货币基金收益如何?
  • 发行abs不增加负债吗?
  • 外汇每秒都会波动吗?
  • 如何判断指数低点和低点?
  • 学会计的女生思维怎么样?
  • 意外险和医保冲突吗怎么办?
  • 人名币发行量的依据是什么?
  • 证考时间?
  • 广西地税网如何申报个税,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操作流程
  • 如何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网上借贷哪一家最靠谱共享五个靠谱可靠的服务平台
  • 丹麦第三大银行Jyske银行推出全球首笔负利率贷款:不付利息,银行还钱
  • 买房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 连续涨停的股票可以买入吗,连续涨停的股票怎么买入
  • 秦岚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秦岚经典一览很多人还不知道
  •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 什么是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 购房成本包括哪些费用 买房的基本成本怎么查
  • 淘宝开店贷款攻略(教你如何在淘宝开店并成功申请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