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签了劳动合同怎样辞职?

签了劳动合同怎样辞职 ,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职工如果想要辞职,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工资以及经济补偿金,如果职工没有通知单位直接辞职,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可以要求职工赔偿损失,如果单位不支付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辞职,只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是不需要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和批准的。

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3、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二、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三、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综上所述,签了劳动合同怎样辞职,依据劳动法规定,职工辞职以后,单位应当按照工作年限经济补偿,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照半年计算,单位应当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在半月之内办理档案和社保手续。单位对于合同解除档案,应当保存2年。

相关文章

  • 信阳市初级会计证领取时间,地点学生怎么领2023?
  • 专科会计和物流管理的区别?
  • 上海失业拿生育金多少钱?
  • 交强险可退保吗现在?
  • 会计中级考几名合格能过?
  • 外汇的买入和卖出是啥意思呀?
  • 企业五险缴费基数不一样有影响吗?
  • 学会计的用什么电脑好呢?
  • 上海失业报销医疗费吗怎么报销?
  • 工具包会计分录怎么写?
  • 福利交通银行信用卡申请条件
  • 唐山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攻略(几步轻松拿到低利率贷款)
  • 贵州茅台股价、酒价双降 酒类消费恢复尚待观察
  • 重庆男子当街刺死妻子 警方:系感情纠纷 行凶者已被刑拘
  • 宏发转债733885值得申购吗?
  • 微粒贷贷款攻略如何快速获得微粒贷款
  • 中基协公布2022年二季度末基金销售机构保有规模百强名单
  • 从国外汇钱到之银行SwiftCode的详细名称(一)
  • 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器,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器2021
  • 中银信用卡积分兑换商城(中银信用卡365积分兑换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