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挪用资金罪的概念特征及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挪用资金罪的概念特征及认定标准是什么?

1、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2、特征: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3、挪用资金罪的认定标准

其一,挪用本资金的数额。这是衡量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挪用单位资金罪中“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这两种情形来说,“数额较大”是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达到“数额较大”,就成为区分一般的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和挪用单位资金罪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挪用单位资金罪中“进行非法活动的”这种情况,虽然本法并未规定数额上的要求,但是,从有关的司法解释的精神看,挪用数额很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并不作为犯罪,而只是作为一般的违法违纪行为处理。

其二,挪用本单位资金的时间。这是衡量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本罪中“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这种情况而言,“超过3个月未还”就是构成挪用资金罪的必备要件。在这种情况下,挪用本单位资金是否超过3个月未还就成为区分一般的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和挪用资金罪的界限的重要标准之一。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挪用资金罪实际上就是法律上规定的挪用公款罪,其实工作人员即便挪用公款的目的不是从事非法活动的,但是挪用公款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的,也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可是法律上没有对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大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相关文章

  • 什么叫沪股通和深股通?
  • 意外伤害是什么?
  • 圆通速递收费标准是什么?
  • 同比下降百分比怎么算?
  • 个税专项扣除申报完全指南,教你轻松操作!
  • 天天基金活期宝快速取现为何要保留0.01份?
  • 等额本息提前还款利息怎么算?
  • TMT行业是什么意思?
  • 大额贷款有哪些平台?这五个平台满足你的需求
  • 新橙分期放款多久到账?平均下款时间出炉!
  • 蚂蚁hr代缴社保怎么样?多少钱?
  • 怎么申请留学贷款,读书不再愁
  • 上海二套房首付比例50% 上海二手房首付5成
  • 哈尔滨怎么能申请到贷款?
  • 上饶遇害男孩父亲班主任曾称女孩父亲有暴力倾向
  • 建行IC信用卡“闪付”是什么意思?要怎么用啊?
  • 在货车帮怎么贷款(详解货车帮贷款流程和条件)
  •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和利息是多少
  • 如何在手机上查社保余额如何查询个人社保编号?5种方法全在这儿啦!
  • 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试行)》年收入12万元以上须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