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如何判刑

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可谓是利弊共存。众所周知,公民的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而在这个网络时代如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是日益被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话题。那么有些人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个人信息,这类泄漏公民个人信息罪该如何判刑?对此带来以下解答。

(一)如何界定“公民个人信息”范围

实践中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尚存争议,这次发布的司法解释予以明确规定:刑法相关规定中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 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二)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如何判刑

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此,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规定,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也属于“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要件为“情节严重”。对于这里的“情节严重”,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十项认定标准。

目前,对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最大危害的,主要是银行、教育、工商、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等行业的内部人员泄露数据。如何严打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内鬼”?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司法解释规定的相关标准一半以上的,即可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相关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司法解释明确,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违法所得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依法判处罚金。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1倍以上5倍以下。

综上所述,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一种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而关于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如何判刑是有相关规定的。这种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具有明显的牟利性,而实施该类犯罪的人主要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所以有必要进行严惩,以免再次犯罪。更多有关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

相关文章

  • 什么叫沪股通和深股通?
  • 意外伤害是什么?
  • 圆通速递收费标准是什么?
  • 同比下降百分比怎么算?
  • 个税专项扣除申报完全指南,教你轻松操作!
  • 天天基金活期宝快速取现为何要保留0.01份?
  • 等额本息提前还款利息怎么算?
  • TMT行业是什么意思?
  • 大额贷款有哪些平台?这五个平台满足你的需求
  • 新橙分期放款多久到账?平均下款时间出炉!
  • 当前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中国债券市场概况.doc
  • 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多少(各大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 重庆男子当街刺死妻子 警方:系感情纠纷 行凶者已被刑拘
  • 潜力股票有哪些,2022年最具潜力的股票有哪些
  • 小花钱包怎么借钱,小花钱包借钱流程是怎样的
  • 一、深圳市电子税务局网上申报流程
  • 支付宝余额宝利率是多少?是200002.286≈457.2
  • 火烧屁股了!美国选举结果 跌宕起伏的36小时
  • 鸿蒙概念股名单一览,哪些是鸿蒙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