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刑事罪名中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量刑上二者有什么不同?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知识,请阅读了解。

所谓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所谓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

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有观点认为,明知结果的必然发生而持放任态度时,也应属于间接故意。我们认为不存在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而加以放任的情况,因为放任是对危害社会的结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其前提是危害结果存在发生与不发生这两种可能性时,只有如此,行为人才可能存在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心理态度。

直接故意即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会发生,放任或追求其发生的;间接故意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对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相关文章

  • 加油站内部会计工作内容是什么?
  • 汇添富均衡基金适合投资吗?
  • 会计科目字写错可以涂改吗?
  • 天地源为何走红?
  • 基金净值弥补机制有哪些?
  • 学会计的用ipad可以吗?
  • 养老个人补缴下限怎么算?
  • 185000瑞士法郎等于多少人民币?
  • 600775未来是否有机会?
  • 淘金100指数基金表现如何?
  • 怎么在手机炒股步骤,手机怎么炒股详细步骤
  • 小米意外险怎么理赔_指导小米意外险理赔流程
  • 液氨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哪些股票值得关注?(2022&12&16)
  • 茅台涨价断货之后,另一大名酒也开始停单停货
  • 中信信用卡有哪些等级,中信信用卡级别
  • 电力股票龙头股有哪些,新能源电力股票龙头股有哪些
  • 在手机上如何注册炒股,手机怎样注册炒股账号
  • 大额信用卡申请条件及方法,申请大额信用卡的条件
  • 农行哪个信用卡最好_比较农行信用卡优势
  • 东莞市个人社保查询方法有哪些?缴费比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