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刑事罪名中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量刑上二者有什么不同?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知识,请阅读了解。

所谓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所谓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

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有观点认为,明知结果的必然发生而持放任态度时,也应属于间接故意。我们认为不存在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而加以放任的情况,因为放任是对危害社会的结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其前提是危害结果存在发生与不发生这两种可能性时,只有如此,行为人才可能存在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心理态度。

直接故意即已经预见到危害结果会发生,放任或追求其发生的;间接故意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对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相关文章

  • 基金519035该不该买?
  • 183美金等于多少卢布?
  • 初级会计分数忽高忽低怎么回事?
  • 大智慧工作区新增窗口怎么设置?
  • 基金590001怎么样?
  • 外汇的一个点价值是多少?
  • 学会计是干嘛的专业知识?
  • 如何提高投资报酬率?
  • 开盘跌停怎么卖股票?
  • 专科会计可以找什么工作岗位?
  • 成功理财案例分析
  • 如何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微信零钱还信用卡有手续费吗?表手续费还是还
  • 衢州农村信用社贷款能贷多少,衢州贷款哪里好贷
  • 招行贷款利率查询攻略,让你轻松了解利率详情
  • 怎么从网上申请贷款(轻松完成贷款申请流程)
  • 意外险怎么买到的_购买意外险的步骤指南
  • 物流货车贷款收费方式及注意事项
  • 甘肃靖远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妇联小额贷款的要求
  • 股票除权除息日如何操作,什么叫股票除权除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