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诉讼时效中断情形的效力是什么?

一、诉讼时效中断情形的效力是什么?

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从而诉讼时效进行的条件是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如果当事人通过实施这些行为,使权利义务关系重新明确,则诉讼时效已无继续计算的意义,当然应予以中断。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

1.起诉。即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时重新起算。

2.请求。这里指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这一行为是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行使请求权。改变了不行使请求权的状态,故应中断诉讼时效。

3.认诺。即义务人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权利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基于义务人认诺所承担的义务,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重新得以明确,诉讼时效自此中断,并即时重新起算。认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部分清偿、请求延期给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

在司法实践中,重新计算诉讼时效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在正常的诉讼行为过程中,如果发生诉讼时效届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审查是否存在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如果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则可以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相关文章

  • 信阳市初级会计证领取时间,地点学生怎么领2023?
  • 专科会计和物流管理的区别?
  • 上海失业拿生育金多少钱?
  • 交强险可退保吗现在?
  • 会计中级考几名合格能过?
  • 外汇的买入和卖出是啥意思呀?
  • 企业五险缴费基数不一样有影响吗?
  • 学会计的用什么电脑好呢?
  • 上海失业报销医疗费吗怎么报销?
  • 工具包会计分录怎么写?
  • 申请信用卡,个人收入证明范本
  • 工行信用卡普卡额度是多少?信用卡额度区别及区别
  • 银行存款利率如何计算_计算公式
  • 支付宝客服电话怎么转接人工服务?就为您解答
  • 什么是协议存款利率
  • 信和如何申请贷款?
  • 员工社保怎么交?详解公司员工社保缴费操作方法
  •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哪个好_比较中国银行理财产品优劣
  • 去银行贷款需要什么条件(来说)需要的证件和办理
  •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工作流程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