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大全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知识大全

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中的假药是指什么?

一、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中的假药是指什么?

"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3、变质的药品;

4、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二、销售假药罪销售行为怎么认定?

1、销售假药罪中的销售行为是指任何向不特定或多数人有偿转让的行为。

对转让的方式则没有限制,无论公开或是秘密,也无论批量或是零售,都能够成立销售行为;同时,对如何支付对价也没有限制,可以是以钱物交易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以物易物的形式。此外,假药的来源也在所不问,不管行为人以什么方式获得假药,只要销售者向不特定或具有社会性的多数人有偿转让了假药,便构成销售假药行为。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有偿提供给患者使用,也能够成立销售。

2、需要注意的是,对销售的概念不应做过度扩张的解释,它不应包括购买行为。

我国《刑法》第141条规定的生产、销售假药罪,立法条文使用的是“销售”概念,而没有采用“买卖”(如第125条、第281条)或“出售、购买”(如第171条)之类的表述。由于《刑法》条文具有行为规范的属性,发挥着指导公民如何行为的功能,因而,解释者理应尊重概念的普通含义;普通用语的普通含义,构成其规范意义的底线。“销售”本质上是指有偿转让的行为,它与《刑法》其他条文中出现的“出卖”(如第329条)、“出售”(如第169条)、“贩卖”(如第347条)具有相同的含义,表明立法的意图是只处罚销售的一方,而不处罚购买的一方。

相应地,在处理相关的案件时,既不能将购买的行为纳入“销售”的范畴,也不能将购买方的行为视为对销售者的帮助行为,从而运用共同犯罪的理论而将之入罪化。

行为人为了谋取利益生产销售假药,此行为危害到了他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销售假药罪,根据犯罪情节判定相应的量刑,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或者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会判处死刑。

相关文章

  • 什么叫沪股通和深股通?
  • 意外伤害是什么?
  • 圆通速递收费标准是什么?
  • 同比下降百分比怎么算?
  • 个税专项扣除申报完全指南,教你轻松操作!
  • 天天基金活期宝快速取现为何要保留0.01份?
  • 等额本息提前还款利息怎么算?
  • TMT行业是什么意思?
  • 大额贷款有哪些平台?这五个平台满足你的需求
  • 新橙分期放款多久到账?平均下款时间出炉!
  • 怎么申请留学贷款,读书不再愁
  • 微信快速借钱3000元,畅行花想要申请花需要申请人年龄
  • 银行存款的利息是多少? 银行存款利息如何计算?
  • 可以100%借钱的网贷有哪些?这些借贷平台100%可以借
  • 大量「裸贷」妹子照片再度曝光!他们都是90后
  • 个人住房贷款包括哪些,个人住房贷款包括哪些贷款
  • 信用卡逾期了怎么办?
  • 国际油价10天内三次跌超6%,国内汽油价格下次调整能够跌多少?
  • 贷款类担保,担保贷款类型
  • 杭州买房了就能落户吗落户条件 现在杭州购房可以直接落户吗